湖北美术出版社新近推出了《艺术大师之路丛书》,包括《齐白石》《李叔同》《徐悲鸿》《潘天寿》《丰子恺》《李苦禅》《张大千》《傅抱石》《关山月》《黄胄》十册。 十位艺术家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创作道路、艺术观点和成就。丛书编者把每本书的内容分为“生平传记”“谈艺录”“诗歌文赋”“诸家评述”“艺术年表”“作品评析”几部分,全方位地展示了大师们的艺术人生。
翻开丛书,首先接触大师的“生平传记”。了解艺术家的生平,应当比读他们的作品重要,因为大师们的经典作品,是他们厚重、深邃人生的注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一首《送别》唱响中华大地数十年。作者们用近乎“白描勾勒”的方式概述了大师们波澜壮阔、绚烂多姿的一生,使他们的经历和艺术跃然纸上,穿透字里行间。
我们聆听着大师们的谆谆教诲,他们在中国画史上留下了不少短小精辟的语录。“谈艺录”中引述了大师们的技法理论与艺术思想,虽然每一位都是惜墨如金,但每一个字都将我们的视野引向艺术殿堂。
在《张大千》和《关山月》两书中收录了许多 “诗歌文赋”,使我们见识到他们除绘画之外的另一类艺术气质。这些诗文真实表达了他们的生活、情感、思想、见解和艺术主张,既是艺术史、文化史的珍贵遗产,又是平实、耐人寻味的文学作品。从中可以体味他们在处世和创作中的种种甘苦,感受他们的智慧、热情和才华。
在“作品评析”中,大师们的经典之作都以最为直观的方式展现在我们眼前。读者可以从每幅精心之作中一睹深处的艺术之魂。
齐白石的绘画艺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他把民间美术的审美情趣大胆融入传统画中,创出一代新风,诗、书、画、印有机结合,交相辉映,继前人成就,融现实实践,把“似与不似之间”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书中有一幅题为《翠鸟大虾》的水墨画,画面主要位置上以大笔挥洒出立石,在石下用中淡墨描绘了栩栩如生的四只游虾,在墨石顶端站立一只望着远方的翠鸟,二者看似无任何关联,但那翠鸟到底看到了什么?或是在等待着什么?给观者留下了遐想和悬念,这正是作品的高明之处。画中的物体形象鲜明:虾,生动细腻;石,力健有锋;鸟,笔酣墨饱。三者各具特色,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傅抱石是一位善于变自然美为艺术美的大师。他笔下的大自然似被冲去一切尘污,露出透彻清新,让人为之振奋。《潇潇暮雨》是他的代表作,山石、松树、亭阁,在雨中润湿苍茫,呈现出一派天地自然图画。画中着重表现的是山骨的筋络,山峰的坡线,画得特别锋锐。这锋锐紧张的笔墨,如同豪放的意志,它与突然袭来的狂风暴雨进行顽强坚韧的战斗,正是这幅画的主题。风雨越是狂烈,形势越是严酷,作品的力量就越是饱满。而与《潇潇暮雨》风格迥然不同的另一作品《平沙落雁》,去掉了磅礴的气势,留下了细腻动人的诗意。山丘平台上,一人踞坐抚琴,汩汩小溪绕丘而来,一脉伸向远方,无边处的水泽、沙丘若隐若现。作者以有限的画面述说无限的宇宙。这种富于变化的风格,正好显示了作者大胆创新的艺术精神。
丰子恺师从于李叔同,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一位全能的艺术大师,在绘画、文学、翻译、书法、音乐等众多领域多有建树。《丰子恺》一书中突出介绍了他的漫画艺术,如《瞻瞻的车》──富有生活情趣,以儿童为题材,以写实法描写人情世态,体现一种深刻的童趣;《邻人》──富有表现力,造型简括,形象准确,情态质朴生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生活的真谛;《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有着浓厚的文学趣味,沟通了文学与绘画的关系。
潘天寿也是一位有着独特性格的艺术家。《潘天寿》一书中讲述大师在长期不断探索的过程中,独创了沉雄奇崛、苍古高华的艺术风格──“强其骨”,即以骨气、骨力取胜。他主张不论书、画,也不论构图、用笔,都追求雄强、豪壮、气势、阳刚之美。比如《磐石墨鸡》《鹫鹰磐石》《雄视》等都是典型之作。此外,书中还介绍了潘天寿晚年仍以不断求新的精神,创作了人称为“偏侧小径”的指墨画,树立了别具一格的风格。
“李苦禅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著名剧作家曹禺曾这样说,“他的画水墨淋漓,气象万千,但我更感到他的画给了我们生命之感和热爱生命的感情;告诉我们人的伟大创造精神是无限的”。确实如此,当你看完《李苦禅》一书后,你会发现,苦禅老人的画正展现着一种“人生苦短,艺术长存”的艺术价值。
黄胄是距我们最近的一位艺术大师。他的作品以“新”见长,人物新,意境新,手法新。书中《洪荒风雪》《我爱北京天安门》《亲人》等作品,通过人物的精神面貌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把生动活泼的新姿态呈现在读者眼前。
一位大师一本书,《艺术大师之路丛书》如茶一样恬淡,一样隽永,让读者一洗现代社会的喧嚣与浮躁,在灵魂深处感受大师的质朴与纯粹。更值得重视的是,这套丛书对于回顾与思考过去一个世纪中国艺术走过的道路,展望21世纪中国艺术的前程,有着很大的启迪作用。
(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出版社)
《艺术大师之路丛书》(10册),32开,定价:22元/册。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