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 录
|
|
发扬团队精神,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梁媛香
每个编辑部都有特定的人际关系氛围,它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个体的情绪,发挥或抑制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了实现编辑活动的再创造,必须发挥编辑部的团队精神,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编辑部人际关系包括编辑部内部与编辑部外部两方面。首先,编辑部的主体是由一定数量的编辑人员组成的特定的集体,编辑部的正常运转主要依赖特定主体的稳定与和谐,而集体稳定与和谐的基础在于其中每一个个体;于是,一个编辑部最重要的任务便是发扬团队精神,营造一个融洽的内部人际关系氛围,从而保证编辑活动再创造的完成。其次,出版物是作者、编者和出版者的创造性的劳动,分工合作,共同创造的具有物质形态的智力成果。没有作者的合作和读者群的认同,也不可能创造出高质量的智力成果。因此,营造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和谐氛围,搞好编辑部外部的人际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工作。 编辑部内部的人际关系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人际关系。编辑之间长时间共处,必然会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由于他们具有共同的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从而不可避免地形成对工作的种种关系。这就要求大家相互配合和协调,在具体工作中相互支持、相互体谅。一般说来,每一个编辑部都是由老、中、青三代编辑组成的,各有不同的特点。老编辑经验丰富,业务精通,是编辑部不可缺少的财富;中年编辑精力充沛,业务熟练,是编辑部的顶梁柱;青年编辑思想活跃,充满活力,是编辑部的新鲜血液,但有的缺乏经验,业务上还要进一步学习。对于老年编辑和中年编辑来说,应及时给予青年编辑热情的关怀和帮助,使他们尽快成熟起来。同时,青年编辑也应当尊重前辈,虚心向前辈学习,并主动承担一些编辑部内部的事务工作。青年编辑在计算机使用和外语方面有一定优势,中老年编辑也有一个向青年编辑学习的问题。总之,只有大家相互关心,相互学习,在编辑部内部才能形成一种和谐、温暖、互助的人际关系氛围,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编辑除了同编辑部内部人员接触外,还要同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录排印制人员、出版发行人员、兄弟单位同仁、主管部门行政人员接触。作为一个团队,编辑部必须发扬团队精神,广交朋友,真诚待人,热情服务,以调动作者投稿的积极性、专家审稿的主动性和读者对产品的信任度。 应该承认,当作者的研究成果以文献形式进入编辑出版过程时,作者和编辑关注的重点及掌握的信息并不是一一对称的。作者考虑的主要是自己的成果是否被确认并获得发表;编辑考虑的不但是作者的成果,还要考虑其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是否便于认知等。不同的要求和学术背景的相互碰撞、相互作用,就产生了对稿件进行加工整理的不同要求。通常是编辑根据审稿的结果商请作者对原稿作出一定的修改,或简约,或增补,或变换,这是一次非常严肃认真的学术交流与协作。这一过程实际上是编辑如何正确处理同作者关系的过程。 编辑与读者关系也非常重要。失去了广大读者,出版物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有些高校学报由于强烈的自我服务意识,往往把为作者服务放在为读者服务之上,近年来几乎处于“读者缺失”的尴尬境地。订户从几十份到几百份的占大多数,大部分都作为交换。尽管目前高校学报依傍着高校这棵大树,编辑部尽可以“只管出版,不管销售”,但从长远看,它是与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突出地位和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相称的。因此,努力营造高校学报编辑部与读者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仔细聆听读者的心声,尽力满足读者的需求,调动读者的积极性,是解决高校学报“读者缺失”的关键所在。此外,由于面临期刊国际化的挑战,学术期刊要努力进入各种国内外知名的检索系统,高校学报编辑部还必须重视与国内外同行及有关机构的交往和联系。 总之,作为一个团体的编辑部,必须狠抓编辑部内部文化建设,倡导人本精神,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形成一种既团结、和谐、关爱、互助、宽松,又制度清晰严明、工作严谨、自觉自律、奋进、高效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从而保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ID:644)
|